权威发布!青岛市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作战方案

2024-01-04 行业新闻

  为深入贯彻习视察山东视察青岛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工作落实年”部署和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要求,组织实施好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以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制定如下作战方案。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重要指示要求,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全球胸襟,放大坐标找不足、提高标准找差距,聚焦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着力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构筑高品质都市空间格局,建设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多元融合的魅力之城、崇尚艺术的创意之城、治理有序的文明之城,为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

  坚持“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提高规划科学性,体现规划前瞻性,维护规划连续性,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构筑山清水秀、宜居适度、集约高效的都市空间格局,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高品质生活提供优质载体。

  (2)2020年编制完成《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设计(2019—2035年)》,同步完成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划定“三区三线”;编制完成《胶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设计(2019—2035年)》《平度市国土空间总体设计(2019—2035年)》《莱西市国土空间总体设计(2019—2035年)》。

  (3)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020年编制完成《自然保护地体系专项规划(2019—2035年)》。

  (4)坚持陆海统筹,2020年编制完成《青岛市海岸带专项规划(2019—2035年)》。

  (5)2020年编制完成《青岛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9—2035年)》,建立外联内畅、级配合理的路网体系,推进轨道线网建设,优化交通枢纽布局,预留重要交通走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加大多样化创业空间供给力度,营造宜居宜业良好环境。

  (1)优化提升,完善中心体系。①培育公共中心体系。对标上海市、深圳市,按照“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城镇体系,构建全覆盖、多层级、网络化的城市中心体系,为市民提供更均衡、更充分的公共服务。②启动新一轮消费中心建设。编制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优化升级浮山湾时尚消费中心、灵山湾影视文化消费中心、即墨国际商贸城消费中心。依托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发展国际性消费贸易,满足多种群体消费需求。③预留重大会议节庆赛事等活动场馆建设用地。以重大活动举办为契机,提升城市品质,扩大城市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2)乐活健康,服务保障民生。①推进教育设施建设。2020年编制完成青岛市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到2022年,全市启动建设(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376所,90%以上的中小学校达到青岛市中小学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加大普通高中建设力度,增加学位供给,全方面提升办学质量,力争普通高中录取率提高到68%。②推进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建设长江以北地区一流医疗中心城市。2020年编制完成青岛市医疗卫生专项规划。加快青岛市公共卫生中心等6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26处区(市)级及以下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实现全市医疗卫生设施均衡布局。加大引进和培育“名医名术”力度,到2022年打造100个优势显著、综合竞争力强的省级以上医学重点学(专)科,力争建成2至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专病专科医院、1至2个省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③推进文化设施建设。2020年编制完成青岛市文化设施专项规划。配合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推进市科技馆新建、市博物馆改扩建、市图书馆新馆建设等工作;到2022年完成10处区(市)级文化设施建设。④推进体育设施建设。2020年编制完成青岛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22年建设400处多功能健身场地,各区(市)建设不少于1处时尚运动主题公园。⑤推进康养设施建设。2019年启动康复大学建设。2020年编制完成青岛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到2022年,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50张。⑥全面实施河长制,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到2022年,治理河道(河段)67条,总长度459公里,实现“水绿、岸清、河畅、景美”目标,为市民提供更多生态空间、休闲空间。⑦多措并举,修复矿山地质环境。到2022年,完成124处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恢复矿山自然生态系统。

  (3)舒适便利,建设和谐社区。①保障政策性住房建设。配合实施百万人才集聚工程,加大政策性住房供地和建设力度,到2022年,人才公寓建设规划供地不少于8000亩,新建公租房等各类政策性住房10万套、建成分配7万套。②推进棚户区改造。到2020年,共启动棚户区改造5.5万套(户)。③整治提升老旧小区。到2020年,完成1995年前建成使用的老旧小区整治提升100万平方米。2019至2022年,每年完成节能保暖改造500万平方米。④构建服务便捷的社区生活圈。到2022年,基本构建形成5分钟、10分钟、15分钟社区生活圈,配备市民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⑤推进公园绿道建设。到2022年,完成71个郊野(山头)公园整治提升、104条绿道建设,实施390处立体绿化,主城区建成150处口袋公园,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活动场所。

  (4)多样供给,促进创新创业。①建设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型园区。坚持创新引领、产城融合,持续推进各区(市)产业园区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着力培育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等新兴起的产业园区,完善生活服务设施,为创新创业群体提供优质空间。②培育众创空间。各区(市)每年打造2处单个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的孵化器、众创空间,满足初创企业成长需求。

  通过复兴历史城区、活化利用工业遗存、打造特色街区、提升滨海特色空间,彰显城市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认同感、自豪感、幸福感。

  (1)保护利用,讲述老城故事。①2019年编制完成《青岛万国建筑博览区规划》《中山路四方路片区保护与更新发展规划》,明确万国建筑博览区内保护要素管控要求,指导片区更新改造实施。②启动中山路四方路有机更新示范片区建设。2019年启动北京路5号、潍县路19号、广兴里等保护更新试点项目。③打造4条美丽示范街区。2019年启动大学路、沂水路、馆陶路、四方路等美丽示范街区工程,重现历史风貌,注入时尚业态,塑造“网红街”“打卡地”,提升老城区吸引力。④探索名人故居保护利用新路径,推进文化名人故居对外开放,形成令市民游客向往的特色文化线年完成青岛市第三批历史建筑认定,2020年完成已公布历史建筑挂牌保护、信息登录等工作。

  (2)活化遗存,续写工商文明。①构筑百年工业文化长廊。2019年完善提升《胶济铁路沿线工业文化遗存保护与利用规划》,指导工业遗产更新活化,打造城市文化地标。②打造青岛啤酒博物馆、纺织谷、四方机车厂和青岛钢厂4处工业文化园区,发挥示范作用。

  (3)活力多元,培育特色街区。①2019年编制完成《青岛市活力时尚街区规划》,构建“一核、十八中心、多节点”的活力时尚街区体系,形成网络覆盖、全民共享的活力时尚空间,激发城市活力。②结合申报商务部组织并且开展的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2019年率先改造提升台东、即墨古城等特色街区,示范引领时尚街区建设工作。

  (4)开放共享,打造最美海湾。①2019年出台《青岛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编制完成《青岛市海岸带空间管控规划》。②推进“退池还海”“退养还滩”,深化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③优化完善滨海公共开放空间体系。结合城市更新进程,贯通环湾绿道,打通崂山区松岭路至沙子口滨海绿道,继续推进鳌山湾绿道建设。④加快帆船码头建设。提升现有码头服务水平,结合市场需求,适时增加码头和泊位,启动“帆船之都”全球品牌推广中心规划建设。

  坚持城市设计引领城市发展理念,通过精心设计、艺术植入、夜景塑造、建筑立面整饰等措施,彰显青岛“山海城”和谐相融的地方特色风貌,提高城市美誉度和软实力。

  (1)精心设计,塑造鲜明形象。①落实《城市设计管理办法》《青岛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建立总体、片区、单元(街坊)三级城市设计体系。②优化城市轮廓线。保护滨海历史背景和文化和自然风景资源,严控山海视廊,合理地布局高层建筑群,塑造优美滨海轮廓线。③建立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设计促进平台,积极引进国际设计咨询机构参与规划建设。④开展“小项目大师做”活动,鼓励引入国内外设计大师参与群众身边的小项目,引领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精品工程。⑤开展城市微更新工作。推广社区规划师制度,慢慢地提高社区微更新工作水平。

  (2)艺术植入,营造创意空间。①发布《青岛市街道设计导则》,提高公众认知度,指导街道建设改造,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②各区(市)依据《青岛市城市公共信息导向系统总体规划及设置导则》,每年规划建设1处导向系统示范街区。③提升城市家具品质。推广公共艺术化的城市家具设计,各区(市)每年完成1处城市家具示范街区建设。④高品质建设城市雕塑。依据《青岛市城市雕塑设置规划管理办法》,编制城市雕塑设置技术导则,加强城市雕塑建设、监管和维护。⑤举办多样性的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活动。依托文化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定期开展各类艺术活动,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参与,丰富城市生活的文化氛围。

  (3)流光溢彩,演绎绚丽夜景。①控制总量、优化存量,精心经营、打造精品,推动夜景亮化再上新台阶。2019年优化中心城区560栋建筑亮化效果,2020至2022年逐步提升亮化品质和文化内涵。②每年播放200多场主题灯光秀,展现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形象。③2019年制定实施广告与亮化商业运营方案,逐步建立市场化运营长效机制,为夜游青岛提供夜景亮化保障,打造“南游黄浦江、北游浮山湾”的特色夜间旅游品牌。④2020年制定青岛市城市夜景照明管理办法。

  (4)立面整饰,美化城市界面。①规范城市建筑与街道界面整饰。2019年出台《青岛市建筑外立面管理办法》,编制完成《青岛市空调、管线、基站设置导则》《青岛市建筑保温改造立面控制导则》。突出“一街一标准、一店一特色”,修订《青岛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技术规范》,制定《青岛市城市容貌标准》。②铁路两侧补绿增绿,消除密目网安全风险隐患;提升黄岛站、娄山站、山东济铁胶州物流园周边环境;协调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完成铁路沿线“双段长”工作机制建设。③2019年完成全市14.7万平方米违规广告牌匾整治提升和795条道路门头牌匾整治任务,实现全市高炮广告、楼顶广告(字)基本清零。④制定《青岛市开展规范城市户外广告设备工作试点方案》,2020年6月完成试点工作。⑤2021至2022年,通过综合采取督导、执法、专项整治等措施,坚决遏制新增违规户外广告,使广告牌匾设置更规范、品质更时尚。

  深化城市精细化、精准化、智能化管理,实现市容市貌整洁、停车有序,严控违建,全方面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和人居环境,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治理。

  (1)规范秩序,整治市容环境。①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19年,新增生活垃圾焚烧解决能力5400吨/日、餐厨垃圾解决能力200吨/日,开工建设处理规模500吨/日的厨余垃圾处理厂。2019年出台《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2020年完成厨余垃圾处理厂建设。2019年制定《青岛市环卫行业市场化改革指导意见》,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引入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第三方评估等市场化方式。②每年在全市范围开展“春季攻势”“夏秋攻坚”“冬季决战”三大战役,持续实施整治占路经营露天烧烤攻坚战,攻克市容秩序重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③指导各区(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立健全街面巡管、“小广告”清理、流浪犬捕捉三支队伍,推进市容秩序管理服务市场化。④健全普法宣传机制,用好《青岛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青岛市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工作实施意见》,大力推进市容秩序管理法治化。⑤用好数字化城管系统、视频监控智能抓拍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大力推进市容秩序管理执法智能化。

  (2)多措并举,缓解停车难题。①完成中心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修编,充分挖掘停车资源,合理控制停车场用地,为停车设施建设提供空间支撑。②坚持问题导向,采取精准供给措施,2019年七区规划新增公共停车泊位8000个,2020至2022年规划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5000个。③全力发展立体停车。2019年制订机械式立体车库建设管理办法,推进“平改立”,增加停车容量。④发展智慧停车,推进停车场联网管理。2019年建成中心城区停车场静态数据库;2020年启动停车场动态信息接入工作,各区分别接入不少于1万个经营性停车泊位数据;2022年基本实现经营性停车场联网管理。⑤缓解医院停车难问题。探索重点医院停车设施“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2019年制订部分重点医院停车综合治理方案,启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三个院区停车设施“建设+运营”项目试点工作;结合试点情况,2020至2022年推广医院停车设施“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⑥缓解老城区和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开展道路微循环治理、错时停车共享,盘活存量资源,增加停车泊位,弥补停车设施缺口。2019年制订老城区停车试点综合治理方案,启动部分片区停车综合整治工作;2020年各区分别选取1至2个停车设施供需矛盾突出的典型区域,开展停车综合治理试点;结合试点经验,2021至2022年在全市老旧小区等停车矛盾突出区域进行推广。

  (3)严格执法,强化违建治理。①强力攻坚,2019年完成前期摸排的1800万平方米存量违法建设治理任务。②持续开展存量违法建设治理工作。③构建新生违法建设防控体系,以“零容忍”态度,严防新生违法建设。

  (4)智慧共治,推进精准施策。①2019年完成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整合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完成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等问题智能抓取分析,实现视频抓拍问题点对点推送。②2019年完成城市管理基础网格优化,建立网格信息库。③2020年建立综合资源信息库和城市管理数据清单、交换目录,完善数据处理和共享运用机制。④2020年编制完成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运行规范,细化智慧化管理综合评价指标,完善城市管理问题处置工作流程;推进综合管理平台整合;加强完善视频智能抓拍系统。⑤2021年对城市管理领域物联网感知数据来进行接入共享应用,形成城市感知系统基本框架。⑥2021年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完善城市管理行业网格及信息库,健全网格信息闭环管理流程。⑦2022年在重点区域推进公用事业等行业物联网试点应用,加强城市数据共享运用,进一步提升城市感知敏锐度,提升城市管理互联感知、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水平。⑧2022年拓展群众利用微信公众号、新媒体等参与城市管理渠道,形成群众广泛参与、部门协同配合、平台统一指挥、共同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长效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领导同志担任指挥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队长的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指挥部及攻坚队,具体组织实施作战攻坚任务,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攻坚任务。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攻坚队细化分解各项作战任务,进一步明确责任;各牵头单位加强统筹协调,参与单位积极努力配合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加强攻势作战任务考核,压实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

  (三)加强公众参与。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做好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宣传工作,广泛征求市民意见,认真研究吸纳,重大事项及时公开发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由副市长刘建军同志担任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指挥长;指挥部下设五个攻坚队,分别负责五场攻坚战工作。

  参与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海洋发展局、市园林和林业局,各区(市)、功能区

  参与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水务管理局、市海洋发展局、市园林和林业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市残联,各区(市)、功能区

  参与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海洋发展局、市园林和林业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区(市)、功能区

  参与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外办,市通信管理局,各区(市)、功能区

  参与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管理局、市海洋发展局、市园林和林业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退伍军人局、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人防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市大数据局,市通信管理局,各区(市)、功能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