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镀锌板现状和发展剖析

2024-04-09 技术装备

  中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和镀锌板良好的防止腐烂的性能,使得国内镀锌板的消费呈快速增长趋势,从上半年的生产和进出口数据来分析,预计今年的表观消费量将达到455万吨,其中国内生产量210万吨,净进口量245万吨,比去年增长16%。此数据虽然不尽准确,但原来的部分数据所预测的372万吨的表观消费量应明显偏小。

  下图为近两年中国镀锌板的表观消费量增长情况及2001年预测: 单位:万吨

  不难看出,表观消费量和净进口量的上涨的速度明显高于国内生产量的增加,由此带来的直接弊端,就是进口产品的价格会对国内产品的价格和市场成交价格有着非常明显的干扰和左右能力。

  受前期镀锌板的利润诱惑,和调整各钢厂内部产品结构,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需要,及中国的广阔市场所要求,各钢厂均纷纷加大了镀锌板的生产和扩建力度,包括部分合资和外资企业,今年已完成扩建和新建镀锌线的有两家:宝钢三期和天津南辰,新增产能分别为:宝钢35万吨热镀锌板和25万吨电镀锌板,天津南辰10万吨热镀锌板。目前国内的镀锌板产能为245万吨,其中40万吨电镀锌,205万吨热镀锌。

  这样的产能显然满足不了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各大钢厂均在考虑增加和新建镀锌线来弥补缺口和提高竞争力,除正在洽谈的项目外,目前已确定的新增加的项目明细如下:

  即国内产能会在近几年内增至最少395万吨,考虑到正在洽谈的合资项目如台湾烨辉的预备在大陆投资建厂等(我们大家都认为具有不稳定因素),产能总量可以增至450万吨/年以上,届时国内镀锌板的市场占有率将由目前的不足50%,增加到75%左右。

  镀锌板的净进口量虽然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进口比例仍因表观消费量的迅猛增长而保持了平稳的曲线。预计以后随着国内产能的增加、高精尖领域占有率的提高和市场行情报价与国际并轨,进口产品的比例会呈稳步下降趋势。因国内产品在市场的市场占有领域上没有半点优势,质量无法和日、韩产品媲美,价格又和台湾、哈萨克斯坦、西班牙等高出甚多,以至于出口量一直无法扩大,出口比例徘徊在2-3%之间。

  彩涂:截止到目前为止,国内共有彩涂生产线万吨,进口产品中除澳大利亚BHP决心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占有力度外,其它如台湾烨辉盛馀、韩国现代联合等,均缩减了对中国的出口量。 受宝钢年初大幅降价1400元/吨的冲击,其它各彩涂厂的开工率稍有不足,但国内近100万吨/年的消费量终究是有相当的诱惑力的,而且镀锌产品的价格下浮无疑会拉动彩涂市场的逐步扩大。汽车:进入新世纪的中国汽车市场,恐怕是世界上最后一块“大蛋糕”,被汽车产量过剩困扰的世界汽车厂家无不想插足于中国市场。世界各大汽车厂家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已纷纷跨进中国轿车市场,从而带动了中国汽车产量的放大。

  家电:中国已变成全球家电生产基地,使用镀锌板较多的家电品种有空调、电脑机箱、洗衣机等,以空调和洗衣机为例,近年的销售量走势如右图:单位:万台

  从表列数字能够准确的看出,家电行业的年销售递增量很大,尤其是空调行业,基本上各大厂家均自带脱脂、磷化和喷涂的“后涂装”工艺设备,短期内彩涂板进入家电行业只能代表一种趋势,实际上的可操作性不强。

  从以上分析能够准确的看出,镀锌板行业用户的购买量今年来呈现稳定增长现象,这也是今年上半年进口量增加12%,宝钢三期和天津南辰产品大量上市的同时,国内市场行情报价仍能保持稳定的原因之一。但正如经济专家所分析,今年的工业经济稳步的增长速度“前高后低”的走势,预计会打破镀锌产品目前的稳定局面,在国内产能继续释放的同时,进口量如保持像上半年一样的强劲势头,那么市场和钢厂价格的下滑是在所难免的。

  一季度期间受宝钢大幅降价250元/吨的影响,其它钢厂下调了二季度价格100-250元/吨不等,调整后的钢厂价格维持到了三季度,以武钢为代表,先后对镀锌产品的价格进行了三次下调,幅度达230元/吨,本钢紧随其后,下浮了出厂价格100元/吨,预计攀钢也会紧跟下调。

  由此带来的市场行情报价变动显而易见,从年初到现在,各地市场的镀锌价格有跌无升,以广州市场0.5mm镀锌板为为例,今年4-8月的国内价格变革和进口高低价变动曲线如下:

  从以上价格趋势曲线看,目前的市场镀锌板价格仍有400美元/吨左右,与进口产品尤其是卡钢产品的价格相去甚远,中国11月份加入WTO已成定局,如和国际行情并轨,价格下浮到相关价位自然是首当其冲的事情之一,而且只有价格到位,才能在国内产能迅速增加的同时,加大国有镀锌板的市场占有率。

  一、对原有生产线的改造工程,因受厚度、板宽和原料等限制,无法拓展新领域,应在稳定产品质量和客户群上下功夫。同时加大“以热代电”和降低锌层的研究力度,一来可拓宽产品的占有领域,另外还能减少相关成本,让自身的价格更具有竞争力。

  1 电镀锌领域。目前国内电镀锌线年国内电镀锌板表观消费量为 万吨,其市场潜力之大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