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4年春季)

2024-03-10 投资者关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6) return false; fontSize = fontSize+2; } $(.art-con).css(font-size,fontSize+px); });

  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延续了2002年下半年以来迅速增加的势头,全年上涨的速度大大高于预期。据中国海关统计,全国进出口总值达到8512.1亿美元,增长37.1%。其中出口4383.7亿美元,增长34.6%;进口4128.4亿美元,增长39.9%。外贸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2003年,中国月度进口、出口增幅均达到27%以上,月度进口最高增幅达到63.4%,月度出口最高增幅达到50.7%,全年进出口规模比上年净增2300多亿美元。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2003年中国进出口额和出口额世界上的排名均从上年的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进口额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三位,进、出口额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5.3%和5.9%,贸易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在规模扩大的同时,贸易结构继续优化,效益和质量有所提高,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2003年出口占GDP的比重接近33%,比上年提高了约6个百分点;关税和进口环节税3712亿元,增长43%;年末国家外汇存底达到4032.5亿美元,比上年底增加1168.4亿美元。

  (二)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比重进一步上升,投资类、资源性商品进口快速增长

  2003年,机电产品进口和出口规模均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分别达2249.9亿美元和2274.6亿美元,增长44.6%和44.8%,占总进口和总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54.5%和51.9%,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8和3.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和出口规模也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分别达1191.8亿美元和1101.6亿美元,增长44.1%和62.7%,占总进口和总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28.9%和25.1%,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8和4.3个百分点。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平稳,其中纺织服装出口788.5亿美元,增长27.7%;鞋类出口129.6亿美元,增长16.8%;塑料制品和玩具分别出口73.2亿美元和59.8亿美元,增长20.9%和7.3%。国内短缺的投资类、资源性商品进口大幅度的增加,原油、成品油、钢材和天然橡胶的进口量分别达9112万吨、2824万吨、3717万吨和120万吨,分别增长31.3%、38.8%、51.8%和25.8%,上述产品的进口单价分别上涨了18.3%、11.3%、6.1%和33.1%。

  2003年,中国一般贸易出口1820.4亿美元,增长33.7%;进口1877亿美元,增长45.4%,增速高于出口11.7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口增量586.1亿美元,占总进口增量的比重达49.8%,成为全年进口快速地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投资类、资源性商品和农产品一般贸易进口迅速增加,其中石油、铁矿砂和农产品一般贸易进口增速均超过50%。加工贸易在2003年保持平稳发展,出口2418.5亿美元,增长34.4%;进口1629.4亿美元,增长33.3%,进出口基本保持同步增长。

  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403.4亿美元,增长41.4%,出口增量占总出口增量的62.4%;进口2319.1亿美元,增长44.7%,进口增量占总进口增量的60.8%,外商投资企业依然是外贸发展的主导力量。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增长83.1%,对总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24.2%;进口增长88.1%,对总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15.3%。由于国家对企业申请进出口经营资格的进一步放宽,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公司数大幅度增加,2003年全国新增具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3.3万家,实现进出口额475.8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增量的20.7%。

  2003年,中国与美国和欧盟的双边贸易额均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分别达到1263.3亿美元和1252.2亿美元。中国对欧盟出口721.5亿美元,导致欧盟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中国自美国和欧盟进口分别增长24.3%和37.7%,增幅分别比上年加快20.4和29.8个百分点。但由于自日本、韩国、东盟、俄罗斯等四周的国家和地区进口增长更快,中国自美国和欧盟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个和0.2个百分点。

  (六)长江三角洲地区进出口规模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西部部分省市区快速地增长

  2003年,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江苏和浙江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1123.6亿美元、1136.2亿美元和614.2亿美元,分别增长54.7%、61.7%和46.4%。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省进出口总额2836.5亿美元,增长28.3%;其中深圳市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达到1174.1亿美元,增长34.6%。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省市合计进出口总额达2874亿美元,首次超过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省。西部省区市中,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重庆和贵州进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增速分别达到77.3%、72.5%、51.3%、47.5%、44.7%和42.4%,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4年一季度,中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迅速增加,进出口总额达到2398亿美元,同比增长38.2%,其中出口1157亿美元,增长34.1%;进口1241亿美元,增长42.3%。总体上说,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环境将继续改善,但是也面临一些坏因和不确定因素。

  从出口方面看,世界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势头趋于强劲,主要国际经济组织和机构普遍看好世界经济前景,据IMF预计,200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6%,达到近3年来顶配水平。国际贸易更加活跃,据W TO预测,2004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7.5%,比2003年加快3个百分点。多年来困扰出口发展的出口退税拖欠问题得到解决,出口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得到极大缓解,2004年一季度,全国已累计办理出口退税838.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7倍。2002年和2003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连续超过500亿美元,形成了强大的出口生产能力。外贸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一大批集体私营企业异军突起,形成了新的出口增长点。因此2004年中国出口仍有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空间。但同时也应看到,当前主要货币汇率波动频繁,石油价格高位运行,阴影笼罩,都对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形成严重威胁。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在全世界内蔓延,损害了世界贸易的有序发展,中国更是深受其害。中国国内投资需求旺盛,导致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企业出口成本不断攀升。这些坏因或不确定因素,都对中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制约。

  从进口方面看,当前中国进口快速地增长、规模逐步扩大,这其中有国际市场商品的价值上涨的影响,也有进口关税总水平进一步下调的刺激,但根本上是由于中国国内投资需求膨胀,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引起的。2003年中国国内投资增长26.7%,2004年一季度增幅继续加快,达到43%。从历史数据分析,投资高速增长的年份,进口通常也快速增长。由于能源、原材料的瓶颈制约不可能迅速缓解,今年进口将继续高位运行。今年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货币信贷投放的政策措施,包括严格控制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过度投资,严禁建设各类不切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等形象工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在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又提高0.5个百分点,并且对商业银行实行差别准备金率,等等。随着宏观调控措施逐步到位,国内投资需求增势趋缓,进口增幅将逐步回落,回落幅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效果。

  综合上面的分析,预计2004年全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将接近或突破1万亿美元,增长约17%。其中出口将达到5050亿美元左右,增长约15%;进口将达到4950亿美元左右,增长约20%。进口增幅将比出口增幅高5个百分点以上。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运行态势总体良好,但也出现了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些问题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一)保持贸易平衡的压力增大。今年一季度,中国出现了8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其中2月份当月逆差79亿美元,是历史上逆差最大的月份。一季度的逆差是在出口较快增长的情况下,由于进口量价齐升、进口增幅超过出口导致的。一季度,原油、成品油、铁矿砂、钢材、铜材、大豆、食用植物油、棉花、纸浆和天然橡胶等十种能源、原材料进口增加96亿美元,其中因数量增长增加54.4亿美元,因价格持续上涨增加41.6亿美元。当前进口的增加对缓解国内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抑制国内价格过快上涨是必要的,目前的逆差规模也是可以承受的。但如果持续出现较大规模的贸易逆差,保持贸易平衡的压力将大大增加,对国际收支平衡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二)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和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可能对部分产品出口竞争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煤、电、油、运供应紧张的矛盾十分突出,不仅影响国内生产和人民生活,也极度影响了出口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履约能力。有的地区因电力供应紧张,出口型生产企业被迫“停三开四”。同时,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大上涨,企业出口成本增加。3月份,国际原油平均价格保持在30美元/桶的高位,国内市场线元/吨。出口退税机制改革以后,一些财政困难的地区分担超基数部分还有一定难度,IT产业对出口退税率的结构性调整反应比较强烈,可能会对吸收外资和部分企业的出口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滞后”效应还需要继续密切跟踪和观察。

  (三)加入世贸组织的应对任务艰巨。随着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相继结束,原有管理手段的作用降低或不复存在,部分敏感产业将面临严峻挑战。今年中国的关税总水平降至10.4%,其中工业品降至9.5%,已经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非关税措施进一步减少,投资领域进一步放宽,银行、保险、证券、分销等重要服务部门的竞争压力增大,农业、汽车等产业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以农业为例,今年中国农产品关税水平已降至15.6%,不仅远低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大大低于日本。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还对农业大量补贴,以目前中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很难与国外现代化农业相竞争。

  (四)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贸易摩擦有增无减。2003年,国际上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立案59起,涉案金额约22亿美元,创历年最高。单起案件涉案金额不断增大,59起案件中,逾千万美元的大案共15起,有4起涉案金额超过1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国外又对中国发起11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同比增长83.3%,涉案金额3.3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倍。美国不仅发起4起救济措施调查,而且通过301、337调查等手段借口劳工和知识产权等问题对中国施压。目前,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纺织品出口正在受到严重威胁,中美纺织品贸易磋商还在进行之中,欧盟也正准备对35类纺织品与中国磋商采取限制措施。欧盟正在制定的化学品和电器产品等技术标准,也将对中国出口产生较大影响。近日,美国裁定对中国输美彩电征收不同程度的反倾销税,并且正式就中国的半导体增值税退税问题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日益加剧的贸易摩擦将对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26) return false; fontSize = fontSize+2; } $(.art-con).css(font-size,fontSize+px);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网站管理: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技术上的支持: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技术支持电话


>